華為汽車自動駕駛(華為自動駕駛汽車有哪幾款)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華為汽車自動駕駛,以及華為自動駕駛汽車有哪幾款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華為自動駕駛新專利可檢測碰撞概率,這意味著什么?有哪些亮點?
- 2、華為自動駕駛有多牛?激光雷達實現降維打擊,直接吊打特斯拉
- 3、華為自動駕駛終于來了!看完公開試乘,網友:還要特斯拉干嘛?
- 4、華為無人駕駛技術大伽是誰
- 5、聽說阿維塔和華為特別請了禮賓車司機訓練自動駕駛,是真的嗎?
華為自動駕駛新專利可檢測碰撞概率,這意味著什么?有哪些亮點?
好消息,又一新專利公布!在2022年8月2日,華為”車輛碰撞概率檢測“專利公布,該專利未來將應用在無人駕駛領域,能夠檢測碰撞的概率,這也就意味著未來能夠大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未來駕駛也更加人性化!
近幾年來,對于無人駕駛領域各大汽車品牌可謂是卯足了勁爭先研究,生怕被彎道超車,尤其是有特斯拉先進的技術在前,無疑給國產汽車品牌增添了無形的壓力。但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知道放棄,而此次華為自動駕駛新專利的公布更是卯足了信心,讓更多人認識到了自動駕駛的新面貌。
所謂的自動駕駛,通俗理解來講,就是通過計算機算法讓車輛能夠自動識別出道路上一切,即使沒有人為操控踩油門,車輛也能正常行駛。該項技術不僅能夠在未來實現交通自動化,也是城市先進的標志。我們甚至可以暢想在未來自動駕駛普及之后,人類不僅不需要自主開車,緩解了交通壓力,就連安全性能也能大大提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自動駕駛的研究。但就當前的科技力量來講,想要徹底普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對于無人駕駛研發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點在于碰撞上,而華為新專利的研發無疑是提高了人類的自信心。在強化安全問題的基礎之上還能減少交通事故,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可謂是創新性的變革!
除了華為之外,當下國內不少智能汽車公司也在遍地開花,紛紛自研算法,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之上提升相關技術。相信未來要不了多久,我們真的可以甩開雙手讓車輛自行在道路上奔跑,光是想想就激動不已。
華為自動駕駛有多牛?激光雷達實現降維打擊,直接吊打特斯拉
2021年4月17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一句話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徐直軍表示極狐阿爾法S能夠全自動駕駛水平遠超特斯拉。華為憑什么這么說?華為的自動駕駛真的可以對特斯拉實現降維打擊嗎?
2018年世衛組織于發布的報告提到了,全球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達到135萬。意味著每20多秒就有1個人,因為交通意外失去生命。所以世衛組織希望在2020年前后,全球道路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傷人數降低50%,這個難度可不小。
按照我國2019年應急管理部發布的報告,我國交通事故高發時段,主要發生在上下通勤高峰時段。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的原因,就是不遵守交規的車輛和行人、電動車、摩托車碰撞導致的交通事故。其次是開賭氣車、霸王車的司機,惡意別車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數據顯示, 2019年我國交通事故 受傷人數為221309人,死亡人數高達56934人 。同時我國每年因為堵車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500億,相當于我國GDP的5-8%,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大城市,每天發生的交通擁堵的相關處理費用達到10億元。因為堵車開不快費油,加上上班族堵在路上沒法創造價值,以及工廠所需原材料送不到造成的損失,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也十分龐大。
在這個檔口上,自動駕駛逐步發展起來,成為解決我國交通問題的重要技術之一。根據谷歌旗下無人駕駛公司Waymo的數據表面,自動駕駛 汽車 技術能夠通過將安全間距縮短, 汽車 通行時間從0.9秒,最短可縮短至0.2秒。紅燈變綠燈時 汽車 都是一輛接一輛的起步,這十分浪費時間,如果 汽車 全部采用自動駕駛,那么基本可以實現一起啟動,這樣可以大幅減少同行時間。
通行時間減少,通行能力自然會大幅上升,通信效率預計會提升45%到130%左右??紤]到新技術的不確定性,全面普及自動駕駛 汽車 技術之后,每條車道有效通行能力,保守估計會提高60%到80%。因為交通便捷,堵車少了,所以開車的人變多了,這樣會讓整個交通總流量增加5%到15%。
不過要做到這個水平,自動駕駛水平至少要達到L3-L4的水平,根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劃分的智能駕駛標準,L3級別可以達到車輛完成絕大部分駕駛操作。而L4級別可以達到車輛完成所有駕駛操作,特殊路段例外。意味著L3級別的技術,人的手還不能離開方向盤,而L4就可以了。
自動駕駛的研發工作已經幾十年了,如今能做到是因為AI技術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興起,以及各種MEMS傳感器的升級換代,我國已經具備實現自動駕駛的可能。而且因為自動駕駛的產業鏈特別長,涉及人工智能、通信、半導體技術、以及 汽車 技術,涵蓋了我國絕大多數新 科技 的產業鏈,所以自動駕駛的潛在市場規模極為龐大。
隨著我國智能化全產業鏈的技術逐漸成熟,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眾多資本已經入局,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發展,目前我國的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的節點已經到來。
而此時國內外知名的 科技 公司和傳統 汽車 巨頭,都在積極布局自動駕駛,例如谷歌旗下的Waymo、通用旗下的Cruise、福特的Argo、硅谷初創公司Aurora和德爾福 汽車 旗下的安波福。以及百度、華為、大疆、寶馬、豐田、沃爾沃、小馬智行、特斯拉等眾多 科技 巨頭參與其中,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過作為第一個將自動駕駛商業的特斯拉,旗下的新能源 汽車 卻屢屢發生事故,這為自動駕駛發展抹上了一層陰影,特斯拉到底是現有的技術還不成熟?虛假宣傳?
我們要知道自動駕駛的需要的三大系統,分別是用來感知、決策、和執行的。而自動駕駛系統的最終目標是代替人工駕駛,所以需要模擬人的處理方式,通過五官的感知周圍的環境,并將收集到的數據傳輸到大腦;由大腦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判斷和決策,給予人體信息,身體和四肢會根據大腦給出的指令行動。
所以自動駕駛的“五官”,需要對周邊環境感知、位置感知和速度、壓力等其他信息感知;而自動駕駛的“大腦”主要包括:操作系統、集成電路和AI;自動駕駛的“身體”包括:動力控制、方向控制、以及其他控制。
自動駕駛的“五官”可采用多種傳感器代替,視覺傳感器、雷達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是最常用的三類傳感器。最火的自然是視覺傳感器和雷達傳感器。而雷達傳感器又可分為,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三種。一般的自動駕駛算法工程師認為,多種傳感器融合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
而多傳感器融合的原理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多種傳感器收集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并綜合評估,作出決策的信息處理過程。而特斯拉選擇純視覺化確實刷新了很多工程師的認知,雖然特斯拉加裝了毫米波雷達,但是毫米波雷達無法對圖像的顏色進行識別,且對橫向出現的目標不敏感,對于較小物體的識別效果不佳,所以缺乏高程信息。
毫米波雷達的缺點,導致它很難分別禁止的物體,例如井蓋和指示牌。同時毫米波雷達因為對顏色不敏感,所以對靜止的白色物體的監測也會大打折扣,如果自動駕駛系統過分信任毫米波雷達的數據,會導致 汽車 通過井蓋或者指示牌下方時,車會自動避險或者剎車,導致駕駛者崩潰。所以特斯拉將視覺感知結果與毫米波雷達結果進行融合時,感知結果如果不一致,特斯拉選擇相信視覺感知而忽略毫米波檢測。
不過視覺感知依賴車載攝像頭,而攝像頭作為光感元件,對周圍環境的光照強度的變化極為敏感,這會對攝像頭圖像的準確性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天氣和環境的變化,都會對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形成制約。為了在視覺感知的水準達到自動駕駛的要求,對系統的算法、算力以及決策力要求很高。
但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模式屢屢發生事故,2016年5月,美國一男子開啟特斯拉Model S后自動駕駛模式,從背后追尾半掛卡車,導致當場死亡。同樣的事兒又發生在2018年初,一男子開啟了特斯拉Model S自動駕駛功能,撞上了消防車。所以眾多事故也間接說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存在不小的問題。
和特斯拉自動駕駛的視覺感知不同,華為采用3個激光雷達,配合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進行數據融合。并且華為宣傳要將96線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的成本壓縮到200美元,甚至100美元。
而激光雷達由發射器、接收器、光束操縱器和信息處理系統,四個領域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發射器發射的激光,通過接收器對時間差及相位差進行計算,用激光線數進行三維點云圖的描繪,建立周邊環境的圖像信息。
激光雷達因為線數不同,建立的圖像也有差距。所以要用激光雷達成像技術實現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線數至少要達到16線以上,才能3D建模成像。雖然激光雷達成像清晰,綜合性能最佳,但是激光雷達也有一個硬傷,那就是價格不菲。
按照極狐阿爾法S的華為HI自動駕駛系統,配置了3個96線激光雷達和13個攝像頭、以及6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車頂慣導、1個域控制器。這配置絕對吊打特斯拉,但是華為想要實現1000公里無干預自動駕駛,并且將96線激光雷達的價格,壓倒200美元也是困難重重。
作為激光雷達技術引領者 Velodyne公司,旗下的16線激光雷達售價高達4000美元,128線激光雷達的售價更是超過8萬美元,如此高昂的價格也是特斯拉放棄激光雷達的原因。不過根據數據顯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從2025年以后,預計全球每年會有600萬輛新車,會搭載激光雷達。屆時激光雷達的市場規模也有望突破50億美元的大關,售價也會大幅下降。
如今我國一家創業企業,速騰聚創已經將125線固態激光雷達的售價降低到1898美元。目前華為HI自動駕駛系統,使用的的96線激光雷達也是由速騰聚創提供,雖然速騰聚創已將激光雷達的價格大幅壓縮,但是單個激光雷達的采購成本,也遠遠超過2百美元。所以美團老總王興公然發微博嘲笑華為,說華為和特斯拉的忽悠能力旗鼓相當。
華為的策略很明確,就是通過壓價賠本賣,實現華為全自動駕駛的普及,并通過量產降低成本,在未來實現盈利。 但是激光雷達的核心MEMS傳感器的元器件,都被歐美國家的電子巨頭壟斷。
涉及光學信息處理系統的主控芯片和模擬芯片市場,基本被美國半導體公司壟斷,尤其是激光雷達的主控芯片90%的市場被美國賽靈思掌控。而華為目前還被美國制裁,想獲得國外零配件基本沒戲。
此時就不得不佩服華為的前瞻性了,因為華為很早就在光電半導體領域發力,在2012年和2013 年分別收購了英國光子集成公司和比利時Caliopa 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從事硅光技術開發的企業。通過這兩次收購華為成為國內首家掌握硅光子技術的公司。目前華為已經在光電領域成為全球頂尖的公司,但是居安思危,依舊沒有忘記布局。
華為先后投資多家激光雷達MEME傳感器的相關的公司,例如縱慧芯光、南京芯視界等多家公司,還在今年6月入股長光華芯。而長光華芯,是中國唯一激光芯片制造和研發的企業,可以理解為長光華芯的產品都是咱們中國的技術和產品,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同時還有完整的工藝平臺和生產線,華為采購長光華芯的產品,可以完全不看美國人的臉色。
華為覺得這樣還是不太靠譜,所以華為海思在2019年投資18 億元,在武漢建設華為海思光芯片工廠。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選擇在武漢建立光芯片工廠的原因,是因為武漢是中國最大的光谷,類似美國的硅谷,專門從事某一領域的 科技 開發工作。
同時武漢光谷,也是我國最大的光電器件研發基地,其科研能力和技術能力僅次于北、上、深位居中國第四,所以華為就是借這個地方,整合整個光谷企業的資源和技術,把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習慣發揚一下,一舉突破美國技術封鎖,同時把激光雷達的價格壓下來,做成白菜價,以后讓新能源 汽車 的價格便宜一點。
華為這一路走來確實不容易,不過隨著我國5G不斷加深,我國主推的C-V2X技術,成為車聯網的國際標準。V2X即是一種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是實現車輛與萬物互聯的關鍵技術,以后可以通過 汽車 連接手機,甚至家里的電冰箱、電視還有馬路上的所有 汽車 都能實現全面互聯。
V2X成為國際標準,意味著未來各個國家生產的新能源 汽車 ,聯網都要采用這項技術,華為就是做5G的,所以依托C-V2X的技術,可以大幅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因為以后的 汽車 之間都會有數據傳輸, 汽車 視野受阻也沒關系,有數據傳輸系統就知道你在哪。
所以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超越特斯拉并不是難事,但是要徹底打破美國的技術封鎖,還需要一些時日。
老子云: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華為一路走來,只有一個目標,扎根在技術之中,不斷創造出新技術,推動人類發展,才能長盛不衰。也期待華為能走得更遠。
華為自動駕駛終于來了!看完公開試乘,網友:還要特斯拉干嘛?
一談到自動駕駛,很多人都會想到特斯拉,因為特斯拉開創了自動駕駛的先河,無論是從設備、技術、還是創新,特斯拉實力都是很強的,因此很多人都夢想著擁有一輛特斯拉的自動駕駛 汽車 。
不過特斯拉的地位很快受到了威脅。昨天華為自動駕駛 汽車 公開試乘7分鐘視頻一出,瞬間全網刷屏,有網友甚至直呼:還要特斯拉干嘛?
有點意思,華為說到做到,自動駕駛技術真的超越特斯拉,利好女司機。
華為說到做到?
前幾天在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華為自動駕駛技術比特斯拉好多了。一聽比特斯拉好,很多人就不信了,而從華為近日全球首次公開試乘的一些視頻里可以看到,華為的自動駕駛在復雜路段行駛時,完全沒問題,大家都以為華為會是L3,結果華為這一出可以說不亞于L4級別的Robotaxi,跟車平穩、紅綠燈左轉、變道超車,甚至連躲避外賣小哥,都已經成為現實,高精地圖也是用的自家的,相比以前的“駕駛輔助”,華為這個才是真的“自動駕駛”。
從理論上來講,敢聲稱“自動駕駛比特斯拉好多了”的華為,在最為核心,同時也是最受關注的激光雷達、5G技術和高精地圖上都是實打實的強悍。以國內的路況標準來看,激光雷達相比起單靠“視覺”的特斯拉,確實更容易獲得更精準的回饋,所以單靠“視覺”的特斯拉,至少在目前還不足以讓人如此踏實放心。
還有個特別好的就是視頻里可以看到自動駕駛技術比很多人的車技都要好,這下女司機有福了。
華為自動駕駛獲得市場認可?
有網友稱:“華為這次對特斯拉絕對是降維打擊,馬斯克的底盤要丟了,徐直軍一點也沒吹牛?!?
以前有分析師說:“大家用刀斗毆的時候,特斯拉扛著機槍過來?!?同樣的話也可以適用在華為身上:“特斯拉扛著機關槍掃射的時候,華為的無人機從空中投下了激光制導彈”
“現在就看馬斯克會不會也加入華為陣營了,否則就真的成了閉門造車了?!?
以上,中國人從輿論上給了特斯拉一拳。
此外,北汽、長安、廣汽三家官宣了與華為合作的廠商,股價直接起飛暴漲,前兩個干脆就漲停了。
另一方面,新能源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股價都跌了不少。
除了這款車帶來的自動駕駛技術,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也有造詣。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華為自2017年開始申請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技術,從2017年到2020年,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利技術共達49項。
可以說,在自動駕駛領域,華為的硬實力具有領先優勢。華為擁有車載AI芯片,并基于芯片構建了車載計算平臺MDC,集成了華為自研的host CPU芯片,AI芯片,ISP芯片,SSD控制芯片等,實現了軟硬件一體化。
所以說,華為自動駕駛備受追捧不是沒有原因的。
現在的電動 汽車 市場就像前幾年的手機市場一樣,日益更新,你追我趕,華為這技術確實厲害,期待早日量產。
華為無人駕駛技術大伽是誰
陳亦倫。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為無人駕駛技術大伽是陳亦倫,陳亦倫既是華為自動駕駛系統CTO、也是車BU首席科學家,從0到1主導完成了華為第一代自動駕駛系統的全棧研發,直接負責的子部門,則是智能駕駛產品部,陳亦倫博士既是華為自動駕駛“大腦”,也是華為推汽車戰略的核心產品負責人。
聽說阿維塔和華為特別請了禮賓車司機訓練自動駕駛,是真的嗎?
是真的,目前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化程度越高,也越來越先進,然而在實際體驗里,不少車的智駕體驗仍然存在比較教條,機械感比較強的情況。曾經看到過這樣的情況,遇到一個停車位, A路線可能更快更直接,而系統可能會采用B路線,浪費時間不說路線也更不合理。而阿維塔11的系統具有學習能力,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積累經驗,在開始階段當然要向老司機學習,而禮賓車司機是老司機中的王者,整個駕駛過程中要求平穩舒適,安全高效,讓禮賓車司機來訓練這套系統,路線的規劃更合理,整個過程也更安全,對舒適體驗感的培養來說,更是沒有更好的老師傅了。
關于華為汽車自動駕駛和華為自動駕駛汽車有哪幾款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